阿拉善盟2024年職稱評審工作全面啟動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不斷激發釋放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切實服務全盟高質量發展大局,5月23日,阿拉善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印發了《關于做好2024年全盟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阿署人社辦字〔2024〕49號),根據國家和自治區職稱改革要求,對今年職稱評審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將堅持破除“四唯”傾向,避免“一刀切”、簡單化,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以“菜單式”評價指標體系科學評價人才,鼓勵專業技術人才潛心研究、創新創造。2024年職稱評審工作計劃于6月21日前結束申報,9月30日前完成評審和公示工作。
減少限制性條件要求。除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系列或專業外,從事專業與所學專業不一致的,可按照本人長期從事專業申報職稱;非全日制學歷與全日制學歷、職業院校畢業生與同層次普通學校畢業生在職稱評審方面享有同等待遇;不得將科研項目、經費數量、獲獎情況、論文期刊層次、頭銜、稱號等作為職稱評審的限制性要求。
實行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自治區正高級經濟師職稱不再采取考評結合的評價方式,探索推行評審和面試(答辯)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中小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系列職稱,以及自主評審單位自主評審的職稱,可采取講課說課、面試答辯、量化評審、專家評議、民主測評等多種評價方式進行;正高級經濟師、高級統計師職稱實行網上申報評審;對非公有制專業技術人才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專業技術人才應單獨分組、單獨評審,或組織開展專項評審。
暢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國家重點實驗室、行業龍頭企業的技術負責人等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以及引進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可直接申報高級職稱;符合相應條件的博士后經單位考核合格后,經相關部門研究推薦,直接申報認定副高級職稱;首次申報職稱且取得顯著業績成果的海外歸國人員、黨政機關公務員(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或軍隊轉業安置到企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以及符合相應條件的“新時代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培養項目”等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人才,可直接申報相應職稱;長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且業績顯著、貢獻突出的專業技術人才,由2名以上正高級職稱同行專家出具推薦意見,并經政府部門研究推薦,可不受學歷要求限制申報職稱。此外,符合以上條件的人員可不受崗位數額(結構比例)限制享受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政策。
實施助力鄉村振興一線基層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傾斜政策。突出服務基層導向,調動基層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完善專業技術人才定期服務鄉村職稱評審激勵機制。繼續開展基層“定向評價”高級職稱評審;對在旗縣(市、區)從事專業工作滿30年或在蘇木鄉鎮從事專業工作滿20年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不受學歷、專業和單位崗位職數限制,在業績成果等其他條件符合的情況下,可破格參加高一級職稱評聘;高等院校畢業生在蘇木鄉鎮、嘎查村基層單位從事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技術工作,經考核合格,可按照職稱管理權限,直接申請認定相應的職稱,不需要進行評審;對在蘇木鄉鎮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工作滿2年的本科畢業生和滿4年的大專畢業生,經考核合格,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評審。
實施非公有制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傾斜政策。非公有制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不受職稱逐級申報要求的限制,直接申報相應專業職稱,對非公有制領域專業技術人才的繼續教育不作硬性要求。
繼續實施關心愛護疫情防控醫務人員職稱傾斜政策。對符合條件、未享受疫情防控傾斜政策的一線醫務人員繼續實施關心愛護職稱傾斜政策。
全面推行農牧民職稱評審。從今年起,全面推行農牧民職稱評審。要嚴格審核參評人員條件,嚴格把關參評人員范圍,繼續做好本地區農牧民職稱評審。
優化職稱信息化服務水平。實行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證書信息網上核驗、地區間互認。本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結束后,專業技術人員可通過各級政務服務平臺、“內蒙古人社”、“蒙速辦”手機APP查詢相應信息。在職稱“電子證書”全面推行的基礎上,將逐步建立職稱評審電子檔案,進一步提高職稱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