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初審通過之后,需要我們做什么?在職稱初審通過后,會發放受理號,通過初審的申報人就會收到關于紙質材料遞交的短信通知。很多申報人并不清楚在職稱初審通過以后還還需要做什么,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到底具體需要做哪些事,一起來看看吧。
一、繳費
直接按照短信通知中的指引來繳費,不過也有在遞交材料現場完成繳費的情況。
二、材料裝訂
紙質材料的裝訂,每年都會有人因為紙質材料裝訂不合格,出現比如錯裝、漏裝、未蓋章等情況,導致最終評審結果出現不過關的情況。申報通知中會有具體要求,大家在進行材料準備的時候就要嚴格遵循要求,不同地方要求可能不一樣,一般來說裝訂要求有:
評審材料目錄:請確保這份目錄粘貼在評審檔案袋上,每位申報者單獨一袋。
職稱評定申報表:準備一式三份,并加蓋單位公章。
論文、著作發表:對于已公開發表的論文,需要提供刊物的封面、目錄、正文及封底復印件,并加蓋單位(人事部門)印章。
有效證明:涵蓋了身份證,居住證(對外省市戶籍人員)、學歷學位證書、職稱資格證書及聘書、專業技術獲獎證書、繼續教育證書等。這些材料都要經過驗證,并加蓋單位(人事部門)印章,再制定成冊。
三、材料遞交
短信里會講清楚材料遞交的時間,各位申報人只需要按照短信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材料遞交就可以了。
四、專家答辯
如果是參加高級職稱評審的話,是需要參加答辯的,部分中級職稱評委會也需要參加答辯。
答辯主要有這兩個環節:
1、簡要述職
申報人需簡單介紹一下取得了現職稱以來的專業技術工作情況,業績有什么成果、獎項、專利、承擔課題、產品開發以及推廣、以及是否發表在專業報刊上學術論文等。
2、專家提問
答辯人員要按照規定時間到指定地點報到,提前準備好身份證原件,如果在規定時間沒有報到的,會被視為自動放棄申報資格。
面試過程中,評委將根據答辯人員提供的業績、論文或專題報告等材料來提出問題,如果在面試過程中出現違規行為,也會被認定為放棄申報資格。
這就是整個職稱初審通過后會有的流程,大家清楚了嗎?接下來就是等待評審結果公示,公示之后就是證書下載以及表格存檔就可以了。